关于太文院
山东公社联盟成立于2014年,主要经营无添加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目前共有员工两百六七十人。
自创立以来,公社联盟就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价值观:秉承着弘扬无添加健康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全体社员双幸福的光荣使命,以反求诸己利他奉献为光荣传统,立志成为无添加健康美食的第一品牌。
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首期修炼营企业家——山东公社联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光同修的故事。
刘继光
山东公社联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八期方太文化体验营学员
第一期方太文化修炼营学员
幸福企业的着力点是“员工幸福”
2016年,公社联盟在刘继光的带领下启动了幸福企业建设。
刘继光谈到这次尝试时说:“我开始做幸福企业的想法其实比较简单,就觉得这个概念本身挺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我们做企业的也希望自己的企业幸福。”
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幸福企业?刘继光最初也是无从下手,只是后来在落地摸索的过程中,才慢慢地意识到——幸福企业的根本还是员工幸福。
如果员工不能幸福,那他就不可能去很好地服务顾客;如果员工不能幸福,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作为企业管理者也不可能幸福。也正是意识到这些,刘继光明白了幸福企业的着力点是"员工幸福"。
从2016年开展幸福企业建设开始,公社联盟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员工团建活动,但最终效果却与预期差距比较大,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呈现出的幸福状态并没有明显提升。
公社联盟公司厂区
就在刘继光一筹莫展的时候,朋友告诉他可以去方太看看,或许可以找到幸福企业真正的样子。
在朋友的介绍下,刘继光参加了第八期方太文化体验营。三天两晚的学习中,方太作为高端厨电制造业中领军企业所呈现出的现代企业气息,以及方太基于中华优秀文化所凝练形成的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都深深打动了他。
刘继光反复提及,就是在方太文化体验营的那段学习经历,让他看到了幸福企业的一个方向,看到了理想中幸福企业的样子。他深信,方太就是他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的学习标杆。
方太文化体验营同修参观方太展厅
“道”与“术”的双向提升
也因此,2018年首期方太文化修炼营开班之际,刘继光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在方太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刘继光认为他最重要的收获有两点,第一点是在“道“的层面,获得自我心性的提升。另外一个提升的点就是在“术”的层面——引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工具。
在走进方太之前,刘继光内心经常感到焦虑,他一直困扰于一个问题——“企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而通过两年半的深度学习,以及和方太茅总、业务高管的沟通交流,他的个人成长更加明显。
采访中刘继光提到:“通过心性的提升,我发现很多东西就在‘道’上了。” 现在,他每天担忧的时间、担忧的事情都变少了,对于目标的认知也变得更清晰,面对亟需解决的问题时也变得更淡定从容。
茅忠群在方太文化体验营上作答疑分享
刘继光认为,方太不仅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企业整体的运营管理上,从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到人文管理这些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
刘继光在自身积极学习方太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理念的同时,也推动邀请方太文化研究院的辅导老师走进公社联盟,对公司现有的运营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并帮助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
刘继光带方太文化研究院的伙伴参观工厂
如何把企业做成“ 百年老店 ”?
随着在方太学习的一步步深入,刘继光发现想要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除了文化学习之外,专业的经营知识也很重要,于是他又报名了方太文化践行营的学习。
刘继光通过方太文化践行营,对方太的产品研发、运营管理、人文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深度的研学和体悟,并引入落地到了公社联盟内部。
他提到,在目前已经落地的版块中,他们学习吸收最好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研发,另一个就是公司整体的运营管控。
产品研发方面,他在方太学习完产品研发的课程之后,对内部产品研发部门的流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优化,并且在不断地迭代;
运营管控方面,他意识到虽然目前公司的规模还比较小,但如果在这个阶段企业的运营体系不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不能实现从原来个体户式的、依靠”人“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的管理方式,转变成依靠组织力量去做事的科学管理方式,目前公社联盟一两个亿的产值规模就会成为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公司的发展将走入一个困局。
所以,目前公社联盟正在积极地同方太进行整体的管理资源对接。刘继光表示,他们已经计划邀请方太战略管理部的高管来做一次深度的辅导,带着他们自己的高层管理者,好好捋一捋公司未来三年整体的战略规划。
践行营系列课程之《方太战略管理方式》
幸福企业的2.0版本
刘继光一边学习,一边在公司内部继续推进幸福企业建设,将读经、学习、分享等形式在企业员工层面进行推广。
而伴随着公社联盟幸福企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司也逐步呈现出了刘继光想象中的模样——有温度、有文化、有内涵,公司业绩也在逐步提升。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公社联盟员工们的精神面貌。从员工的家庭层面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个是夫妻关系的处理上,经常能听到员工说,学完中华优秀文化之后,夫妻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互相之间的抱怨、指责,逐渐转变为了自我改过、自我担当;
第二个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公社联盟的大部分员工正好处在教育孩子的一个黄金期,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大家在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关于孩子成长的焦虑少了,教育孩子的方向也更明确了;
第三个就是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上。公社联盟的女员工比较多,260多名员工中,女员工占了150人以上,所以原来员工中存在婆媳矛盾的比例比较大,但是在持续的学习之后,慢慢的变成了互相的理解与感恩。
公社联盟为员工子女举办的“公益学堂”
随着组织整体工作状态的不断改善,公司的经营成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刘继光是2018年年底参加了方太文化体验营,2019年年初参加了方太文化修炼营。而从2019年开始,包括2020年、2021年这三年,公社联盟一直保持着良性的发展趋势——2020年的营业增长大概在40%,2021年的增长也在30%左右,整个经营的成果是很可观的。
公社联盟员工办公环境
刘继光在方太文化修炼营的学习即将结束,而对于方太的学习项目,他提出了两点期待:第一点,他希望方太在未来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可以跟随茅总、跟随方太一起进行深度的学习,帮助更多企业家实现自身心性能量与领导力的提升。第二点,他也提到说“方太现在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个亿的规模,我们才一两个亿。方太走过的路、经历过的战略抉择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所以,他希望方太可以根据同修企业规模阶段的不同,做更多的学习设计,同时也开放更多的管理资源让同修企业进行对接和引进,助力企业发展。
写在最后
斯坦福商学院的研究发现,“企业”其实是一种平均寿命很短的组织——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年,而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9年,在中国每年关闭的企业超过100万家。
每个企业创办者,在最开始时一定都想打造一家“百年企业”,但最终真正成功传承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呢?
方太认为,这个秘诀在于“文化”——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这个“文化”渗透在企业家个人成长和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方太自身的“方太文化”、公社联盟一直在推进的幸福企业都是“文化”的外显。
稻盛和夫先生说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根基。” 《财富》杂志也明确提出过:世界500强的企业,每一家都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需要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核”。
这个“内核”,将会驱动公司整体组织活力的增长,从上到下都充满活力,不断地吸引人、发展人,让每一个员工充满主动的探索精神,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发展中一直有“守护者”,确保企业传承的平稳。